昨天读了一篇文章《中国本来可以成为“农业克苏鲁”的配资官网app,但被我们给吃没了》,说“在农业领域,我们对粮食和肉类占有量对标发达国家一点不虚,而蔬菜和水果上,中国的人均数据碾压全球。”“从各种食品供应的绝对数量上来看,中国人可以说是吃得最好的。”我们之前盘点过水果生产情况,今天来看看粮食方面。2024年,中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7亿吨,达到7.065亿吨,已经连续不知道多少年位居世界第一了。人口同样14亿多的印度,同期粮食产量达到3.532亿吨,也只有中国的一半。
图片
先来看看全国各省份2024年的粮食产量,前十名分别是:黑龙江、河南、山东、吉林、安徽、内蒙古、河北、江苏、四川、湖南。基本对应我国的两大平原,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——东北平原,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河北、江苏——华北平原,如下图所示。只有四川和湖南不在两大平原范围。
图片
产量那么大,但中国人太能吃了!印度3.532亿吨粮食还可以净出口一点,中国7亿吨粮食产量还不够吃,净进口超过1亿吨。2023年数据,我国粮食总消耗量8.17亿吨。不是说全部直接吃掉了,口粮消耗大约是2.5亿吨,主力是大米和小麦;饲料用粮食比口粮还多,大头是玉米——喂给动物吃,转化成肉蛋奶,提高人民生活水平,这一块超过了3亿吨(印度省粮食主要是吃素多)。另外,中国是第一工业大国,还有大量粮食用于食品工业,例如酿酒、榨油(玉米油、大豆油之类)、淀粉、豆制品、薯片等等。
图片
▲还有人吹嘘印度能出口粮食,成色如何?西方人搞的全球饥饿指数榜,印度在历年的GHI数据中排位均靠后,倒数水平。
庞大的粮食消耗量,支撑起了中国人不但吃得多,而且吃得好。很多黑子打着为人民健康的旗号,放大食品安全焦虑,黑农药化肥,不切实际夸大天然、绿色,否定我国农业的巨大成就,妄图让大家回到产量低、吃不饱的年代,值得警惕!
图片
我国地域广大,各地的气候和人民的基因、习俗有差异,食量大小不同,比如普遍北方比南方吃得多一些,越热的地方食量越小。但在庞大的粮食消耗结构之中,人们口粮的差异影响并不大。反而是产业结构,有些省份养殖业、食品工业发达,粮食消耗量较高。
不过,肉蛋奶和加工食品也是全国人民消费了,等于是粮食的间接消费。因此,我简单粗暴,用粮食消耗总量8.17亿吨除以14亿,得出人均粮食消耗量580千克,再乘以常住人口,得出各省的直接和间接消耗的粮食量。看看哪些省份粮食缺口大,哪些省份净贡献?
图片
原来,全国粮食净贡献的省份只有7个!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河南、新疆、安徽、辽宁,其中东北平原4个——黑吉辽加内蒙古,华北平原两个粮食大省——河南、安徽,再有一个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农业大省新疆。
图片
这样的排名比较深刻。网上各省粮食自给率只考虑口粮,山东、江苏、四川、河北这几个大省都能够粮食自给有余,如果这么多人口大省粮食都自给,我国何以还每年要净进口超过1亿吨?粮食不仅仅是吃饭,只考虑口粮是极为片面的。总的粮食消耗量考虑进来,会发现,山东、江苏、四川、河北这几个产量大省,实际上是都不够用!
当然,毫无意外,全国最缺粮的是人口第一大省广东,消耗量第一,粮食产量却只有一千多万吨,缺口几乎能吞下黑龙江省的所有盈余!南方沿海四个省份,广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广西、上海,粮食缺口在前5位,上海因为面积小、人口多;广东、福建和浙江都是山多平地少,人口密集,有限的平地被发达的工商业设施、城市和道路用掉了;广西则是种甘蔗和水果比较多,水果全国第一名。
图片
▲多山的南方省份,粮食缺口都很大,包括上表没有统计的台湾省,每年也要进口900万吨,自己只能产一百多万吨。
世界粮食一直处于供应不足的紧张状态,大量人口处在饥饿之中,我国每年一亿多吨的粮食进口,消耗了世界粮食市场供应量的三分之一!各个地方的粮食供应都是有限的,即便发达省份也不能放弃粮食生产,积小成多很重要。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福建、浙江这些地方如果不产粮食,多出来几千万吨的缺口,根本没地方补。
图片
▲珠三角腹地,东莞市洪梅镇金色水乡稻田公园,有2000多亩连片稻田
其实,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的最好办法,是光盘行动,我国14亿人每年浪费的食物有4亿多吨配资官网app,其中直接和间接的粮食可能也是天量,如果大幅减少浪费,需要进口的数量就少很多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伯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